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治疗 专题培训课程(提要)
http://www.scxlzx.com   2021年8月23日

一讲、精神分析4个重要临床问题

 

     问题1、精神分析是什么?

 

     问题2、精神分析治疗的理念

          ——发挥意识的功能,让无意识心理冲突意识化;

          ——还原荒诞,逆向直达内心症结;

          ——关系的发展实现重新养育与情感修正

 

    问题3、两种分析风格

          ——描述性分析:呈现描述、体验、观察;

          ——解释性分析:症状、还原、意义;

 

    问题4、分析的动机、边界与目的?

          ——方法论1:精神分析的局限与应用领域;

          ——方法论2:回到过去还是回到现实?

          ——方法论3:是解构意象还是进入意象?

          ——方法论4:分析关系与分析师的双重角色;

 

第二讲:经典理论回顾与修正

 

1、前弗洛伊德时代关于潜意识的观点

 

2、心理动力学人格模型

   ——无意识的结构;

   ——集体无意识:原型与原始意象;

   ——超我的结构与起源;

   ——个人的症状与集体的梦。

   ——精神分析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命运?

 

3、力比多理论的回顾与修正

   ——创伤、固著、移置、退行;

   ——性与非性的力比多表现;

——创伤性情境再现;

 

第三讲:俄狄普斯情结极其发展

 

1、初级过程与次级过程

无意识心理过程是一个初级过程,命名为“俄狄普斯情结”,是我们人在意识上的建构,是我们的一个临床假设,是一个次级过程:

初级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了解的。所以,一个完善的理论建构(次级过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症状表现;

——能自圆其说;

——有经历佐证;

——有心理动力学联系;

——有感受支持;

 

2、俄狄普斯情结——冲动:弑父娶母,以性的方式独占母亲。

这一情结强调3点:一是代际关系和代际冲突;二是异性别父母对孩子的性诱惑(母亲喜欢儿子,父亲喜欢女儿的本质是什么?);三是逃离这个冲动之后果恰恰会应验这个恶果;

神话与临床证据:观察发现,儿子对父亲的死悲痛欲绝,反而是一个反向生成,其中,欲绝是愧疚。

对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俄狄普斯情结产生于3-6岁还是2-5岁,时间不重要,而是一个结构。在这个情结的驱使下,发展出了一个三角结构的关系,在关系中发展出了自我,在冲突中形成了超我。

俄狄普斯情结的解决:放弃对母亲的性爱,认同和接纳父亲,接受父亲的规则。这个解决方案的意义在于,接受乱伦禁忌规则,而成为了一个人。

俄狄普斯创伤:实际上有两种情况:

一是父亲在这个关系中不是父亲,而是一个孩子,因此不能阻止儿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中的任性发展;或者由于父亲的“缺位”而放任了母亲对儿子的性诱惑;

二是儿子被父亲彻底地排斥与威胁,母亲对儿子的疏远与拒绝,儿子被(事实上)精神阉割,导致儿子无法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也无法与女人建立亲密依恋。

母亲的态度——以父亲的名

这是克服父亲虚位的关键,这是乱伦禁忌的起源。如果母亲拒绝了作为父亲的名义,儿子则会乱伦,而不接受自己儿子的身份。当儿子接受了父亲的名义,也就接受了自己的儿子身份,也就接受了一个规则,内化了一份责任。

 

3、阉割焦虑——一个象征性的概念

阉割恐惧或阉割焦虑,弗洛伊德在1900年是不说的,大概是在1908年才提及,出现这个词,这个词直接来源于“小汉斯”的个案。到了温尼科特,阉割就讲的不多了。只有法国拉康,回到弗洛伊德,重视对于阉割焦虑的研究。这个概念既具象又抽象。可以说,阉割是一个类似于原型的东西,是小男孩一个恐惧的幻想倾向,与来自父权的威胁有关。

    梦:我和弟弟分开了,走散了。我到处找他但找不到,我想与他联系,手机不同。走在路上,发现自己没有穿裤子,只穿着一条内裤,感到很尴尬。于是我到一个商铺,一个老板样子的男人要攻击我,我想溜掉,但发现旁人嘲笑我,于是我感到很尴尬,沮丧和无助,我和那人拼斗起来……

需要指出,没有阉割焦虑,就没有指向母亲的性欲望的放弃,也没有父子关系的妥协与认同,没有超我的形成,没有三角平衡关系的建立。阉割焦虑导致的俄狄普斯情结的解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

拉康认为,自卑不是焦虑的原因,阉割焦虑才是本质,这是自我的规则。

 

4 阴茎渴望与女性俄狄普斯情结

女性的恋父情结

女性恋父情结,与男孩的恋母情结,在临床上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女孩是因为承认自己缺少一个阴茎而进入俄狄普斯情结的,而男孩是因为放弃对母亲的性爱冲动而走出俄狄普斯情结的。

女孩发现自己没有一个阴茎,而男孩有,于是对母亲产生怨恨,对父亲产生渴望,并想与父亲建立一个连接(依恋)。这种心理冲动被称之为“阴茎渴望”。

对于女性来说,对阴茎的渴望,想从父亲那里得到这个东西,这是第一位的。但前提是承认自己在解剖学和文化学上的自认差别。因此可以说,男人作为一个整体为女人接受,是一个次要的现象,第二位的现象。这个观点强调了女人对男女两性关系的重视。

女性性高潮感受是“溶为一体”,合二为一,成为完整的人;男性性高潮感受则是“占有、排泄与放松”。这是有区别的。

女性性身份障碍——被动型同性恋

拒绝承认自己没有阴茎,是女性被动型同性恋的发病机制。而接纳自己没有阴茎这个事实,有利于女性接纳与男性的关系。

接纳就是承认自己没有阴茎这个自然的事实,而不接纳这个事实,意味著是对阉割的防御。也就是说,不承认自己女性身份,就会变成同性恋(男角-性身份障碍)。

请注意,一个女孩子是否承认自己的女性身份,与母亲的态度关心很大。当母亲对女儿的性别身份不认同,拒绝从自己的丈夫身上寻求连接(依恋),并试图在这个女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以满足自身的欲望时,女孩在心理上就变成了男孩。这种状况常常发生在“受难者”母亲与虚位父亲的家庭系统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这一病理过程,但是,本质上说,母亲的欲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女性俄狄普斯情结的解决

弗洛伊德说,女性俄狄普斯情结从来就没有结束过。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女性走出俄狄普斯情结,一方面取决于父亲是否放手,也取决于母亲是否到位。否则,向外寻求父亲“替身”的解决方式,就会受到阻碍。

只不过,相对于男孩而言,女性的问题往往是进入俄狄普斯情结困难,而男孩的问题是如何走出俄狄普斯情结。

拉康的一个最简短的个案陈述:一对恋人,男人阳痿,对女人说,想看她和另一个男人做爱,女人拒绝了。于是,女人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有一个阴茎(阳具)。醒后,女人对男人说,我梦到自己有一个阴茎(阳具),但我还想从你那里要一个。男人被治愈了!

 

5 治疗关系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什么是移情?

 

认同性移情与补偿性移情

 

移情的两个层面(雅克·拉康):

——想象性移情:指缺少客观依据的,针对治疗师人的移情,尽管在建立治疗关系的初期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随着分析的深入,这种移情变成分析的阻碍,是对治疗关系的防御,它使治疗关系中的双方沉迷于琐碎的细节纠缠中;

——象征性移情:符号层面、语言层面的移情,是揭示或针对问题的移情,其本质是请求一种爱,一个理解?如:你到底像不像我妈?你是否真的理解我关心我?带有明显的检验动机和情结特征。这种意义上的移情,在看似抵抗我们分析工作的时候,恰恰暴露了患者的真相,让我们有可能直达问题的核心。没有符号层面的移情,就谈不上进入分析工作的“中盘”,也就没有长程的治疗。不过,符号性移情,在得到一个好处的同时,可能会收获一个坏处——创伤性情境再现。

 

治疗师对“知道”的移情:

——对于“知道”的移情。在来访者看来,你是知道的,并且无所不能,你是知道的主体。但实际上临床的难题是,治疗师是“不知道”的,于是你不知道就想知道。分析师想知道的欲望,构成了反移情的基础(雅克·拉康)。

 

第四讲:精神分析的评估模型与核心治疗技术

 

1、症状与冲突,防御与象征

 

2、症状(问题)评估8W模型

 

3、治疗技术:自由联想训练、解释

 

4、梦分析理论——直接还原法

 

第五讲:自恋、自体与客体关系心理学

 

1 自体、客体关系理论的几个概念

自体——主体(哲学)、自我(反省自我)、狭义自体(自体表象)、广义自体;

自体是一个人自己,而自我是人格的亚结构(哈特曼);

自体是指一个人的全部,包括他的身体,它作为一个主体区别于周围的世界(雅各布森);

自体是起源于自我的内部结构,位于自我之中,即自体表象(康伯格);

自体是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具有内聚性的,在时间上持久的,原始的中心和印象的容器(科胡特),它是从一个人与环境里面的关系中浮现出来的。人最初的自体,既有一个客体——被理想化的双亲意向,也有一个主体——夸大的自体。

客体——

自体意象——

客体体意象——

自体客体——自体未从其中分化出来的时候的客体(母体)。

 

2 内聚性自体形成与发展:

镜子阶段、共生与分离;

内摄——

内化——

认同——

子人格——

共生关系中自体的形成

儿童的自体来源于人际关系,就是说,来自婴儿的内部潜能与成人自体或自体客体的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点像摄入蛋白质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的过程。

最初的自体有两个主要成分:

一个是夸大性、展示性的自体(我是了不起的、完美的、看看我!)——通过自体客体的赞许和反映这个夸大的自体投情性地对儿童做出反应;

另一个是被儿童理想化了的双亲意象(你是完美的,但我是你的一部分);

前者涉及到儿童的自我中心世界,后者则是与前者相反或对立的。

 

3 自体障碍——自恋

自恋的概念的发展——经典弗洛伊德对自恋的描述:利比多(本能性能量)从客体撤回以及对自我的投注;这种状态意味着一个人不能爱别人或与别人建立关系,这个人全神贯注于自身。结论:自恋障碍的人是不能被分析的。弗洛伊德把这种人比喻成睡觉或生病中的人。将自身作为爱的客体的人就是自恋。

科胡特认为,一个向别人投注自恋型利比多的人,正是在自恋地体验别人,就是说把别人做为自体客体来体验。他们不一定要从外部世界的客体身上把兴趣撤回,只是,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外部资源,因而会出现对别人的强烈依赖。那个被依赖的人,不过是他的字体客体。

科胡特的自恋概念是把利比多投向自体客体,那么,必须有一种自体客体分化不良与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混乱,必然存在自体结构性冲突与混乱。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自体客体混乱呢?

 

自恋的两种移情模式

——反映性移情:患者所复活的是一个完美的夸大的自体和把不完美安置给外部,以此维持一种婴儿期原发性自恋状态;

——理想化移情:患者所复活的是一个古老的客体——理想化的双亲意象,并努力维持与这个自体客体的合并,一旦与其分离,就感到无力和空虚。

 

转换性内化(补偿性内化)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中,字体的夸大性得到了修正,并被导向现实的追求。被改造和被结合的夸大性自体,提供能量、雄心和自尊。儿童从双亲那里撤回理想化的自恋投注,这样,被理想化的客体或双亲意象被内化为理想化的超我,取代过去有理想化的客体所完成的功能。这一过程被称之未转换性内化。

 

 非创伤性响应失效与内聚性的自体的发展

儿童的自体来源于人际关系,来源于儿童的内部潜能与自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与双亲的投情形关系。儿童的需要分为反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双亲响应性的非创伤性失败推动了核心自体的形成——即通过转换性内化形成。通过这一过程,自体客体的和他的功能被自体和自体功能所代替。这样的话,自体分裂的危险降低了,紧密结合性增加了,自体的夸大性得到修正,并导向现实的追求,并产生雄心和自尊;被理想化的双亲被内射为双亲意象形成为理想化的超我。

 

4 自体障碍与移情性神经症的鉴别

——移情性神经症中,患者通常有一个紧密结合的自体和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紊乱主要是退行性障碍——利比多指向童年的客体。这个客体时与自体相分离的,患者感到焦虑的是回避这种指向。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精神性人格是没有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恋性结构,没有一个与自己紧密结合的自体客体,也就没有一个紧密结合的自体,自体处于分裂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过早的客体丧失。因此,他们使用幻觉或妄想去抵制分裂感和理想化的客体丧失。

——自恋性人格障碍已经获得了一个紧密结合的自体和一个紧密结合的古老客体——理想的双亲,只是没有完成“转换性内化”后的自体与客体的分离,因此患者可以与治疗师建立一种关系——自恋性移情关系。

(阅读次数:413次)  【  】 【关闭窗口】